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、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,近年来,金湖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牢牢把握“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”深刻内涵,围绕制度创新、系统治理、价值转化,积极探索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新路径,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为指引,书写出动人的水韵篇章。
制度筑基,织密高水平保护体系网。金湖县将“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”列为重点任务,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。围绕绿色发展,该县设置“红绿灯”项目审批机制,并将此作为项目准入的硬标尺:“绿灯”项目快速审批、“黄灯”项目有条件稳妥审批、“红灯”项目坚决一票否决,主动前移项目准入关口,推动审批把关提速增效,提升项目服务质效,目前已累计否决重污染亿元以上项目20多个。该县还先后实施大兴中心河活水、城西河活水等工程,持续推动河湖景色从“一时美”向“时时美”转变。今年以来,该县已投资700万元实施8条农村生态河道整治,让22.3公里河道重焕生机。
系统治理,打好生态修复协同战。金湖县出台的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,共明确106项建设任务,包括创新水生蔬菜无废产业模式等,推进荷藕及相关水产品深加工,争取生产端全量化利用,实现产业生态化,减少水生蔬菜加工废弃物产生。吕良镇试点推进水体空间收复战,累计治理镇级以上河道32条共138.6公里,收回被违法侵占水体空间面积941亩。通过建立“平台公司+村集体+农户”空间开发利用机制,利用收回空间种植经济作物,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4.7万元。在2025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孙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,共防治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,通过河道疏浚、草皮护坡和241公顷耕地秸秆还田措施,构建起系统化防护网络。攻坚战解决突出问题,协同战实现长效治理。当垃圾分类亭在131个行政村全域覆盖,当危险废物智能监管企业从30余家增至150余家,一场覆盖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、农业源污染和固废处置的全域、全要素协同治理实践,让“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”在金湖落地生根、结出硕果。
价值转化,激活生态资源新动能。金湖以“生态+”战略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。围绕“水韵”特色打造全域旅游,整合利用水资源优势,建成水上森林景区、荷花荡景区、十里果林、金绿源乡野庄园、全域旅游绿道等特色旅游区;将老渡口改造为休闲好去处,成为人们赏湖景的最佳场所,今年春节期间,最高日客流量达2000人;荷花荡景区缸荷艺术与非遗展演相得益彰,荷藕产业贯通一二三产业,形成年产值超35亿元的全产业链。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产业领域,金湖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,水乡特色成为吸引精密制造企业的独特筹码。2025年上半年新引进项目中,90%契合主导产业方向。中重科技投资14.6亿元建成的轧机制造基地,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8个月。金湖县将生态“高颜值”有效转化为经济“高价值”,有力诠释了“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”的深刻内涵。